自SSD固態硬盤在我們PC電腦平臺應用以來,它以體積小巧,抗摔不易損壞以及讀寫高性能等技術特色,逐漸取代了以往我們熟悉的手感穩重,受外力容易出現損壞情況的機械硬盤。
得益于SSD固態硬盤不斷迭代更新的技術支持,SSD固態硬盤的性能在不斷的提升,產品形態也在不斷的更新,由初期繼承機械硬盤主流接口、需要依托外部數據接線及供電接線的SATA接口到現在高度整合小型化設計、直接依托主板PCIE數據總線及內部供電的M.2接口。而且隨著M.2接口的SSD產品量越來越多,價格也隨之下降,更多的用戶會選擇M.2接口產品作為平臺的存儲設備選擇,或將PC平臺升級到支持M.2接口的版本。
而最近有個朋友在升級他游戲PC平臺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可能大家都會碰到的問題,就是游戲硬盤選什么。在作為平臺主系統盤的選擇上,這位朋友并沒任何的雜念,M.2接口的SSD固態硬盤就是最佳的選擇,高速的讀寫性能滿足了操作系統以及程序等系列應用的快速開啟及加載需求。但作為存放游戲、其他應用甚至文件的存儲盤的選擇上他就猶豫。是繼續選擇M.2接口的SSD呢,還是選擇通用性更強的SATA接口的SSD呢?
個人認為目前在游戲盤或數據存儲盤的選擇上,SATA接口的SSD仍是最佳的選擇,而且由于作為游戲盤之用,我推薦他選擇三星的870EVO。為什么呢?其實可以看看一下的幾點就知道了。
游戲盤為什么會選SSD而不是機械硬盤
估計很多人說為什么會選擇SSD固態硬盤而不選價格更便宜的機械硬盤,畢竟只是用來放游戲或其他東西,沒必要選SSD固態硬盤。確實目前機械硬盤擁有價格便宜且大容量的優勢,但是由于機械硬盤內部機械結構受限,在讀寫速度上要遠低于采用相同接口類型的固態硬盤。
并且現在游戲在運行時對數據的讀寫量相比以往增大數倍,特別是一些主流大型RPG游戲,無縫連接的地圖數據需要不斷讀取游戲文件,而應對這類需要頻繁讀取或寫入數據的操作,帶有機械結構的機械硬盤帶來的只會是較長的讀取載入等待時間,同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其故障出現的概率也會增加,而純電子元件構成的SSD固態硬盤則沒有這樣的擔憂,而且高速的數據傳輸能更好地為游戲玩家提供游戲流暢運行及高效數據加載體驗。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固態硬盤體積小巧,不需占據較大的空間,對于想搭建小體積游戲PC的玩家來說,是非常合適的產品選擇。而機械硬盤更適合用于存儲一些非經常讀寫調用的數據備份、照片視頻等文件。
總線接口上的差異
其實對硬件有所了解的玩家都知道,M.2接口所采用的協議分為SATA協議與NVMe協議,SATA協議所走的通道帶寬其實與SATA接口相同,而NVMe協議的則是走PCIExpress通道,其所支持的帶寬最高可讓SSD獲得3.5GB/s的讀取速度,而現在大部分新推出的M.2接口SSD都是基于NVMe協議的高速存儲設備,但目前來說M.2接口的SSD并不是通用性最佳的選擇。
首先是接口數量的問題,目前大部分的主板都會提供一到三個左右的M.2接口設備安裝位,但由于處理器分配PCIExpress的數量有限,并不是所有的接口都能獲得全帶寬的支持,絕大部分僅有一個獲得滿速全帶寬的PCIExpress通道支持,其余的接口或被限制速度,甚至有部分M.2接口因CPU不能提供對應的PCIExpress通道支持而被自動關閉。
之所以M.2接口的速度不是全滿速或全開放,這主要是受芯片上的限制。隨著11代智能酷睿的推出,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選擇英特爾的11代智能酷睿系列,但11代處理器與其搭配的主板芯片在PCIExpress通道的分配支持上卻有差異,特別是在入門級用戶群體系列和高端系列在支持方面有較明顯的差異,在加上M.2接口設備對系統占用率高的情況,也造成了當采用多個M.2接口SSD產品時所能體驗的高速效率并不同步的難題。
而SATA接口并不會因平臺配置差異的不同而受到接口可用數量以及速度的影響,作為已經相當完善的接口總線類型,SATA接口不僅具備非常好的通用性,還具備穩定性,不論是任何定位的處理器及與之搭配的主板都能提供規格內滿速的支持,同時接口數量上也遠遠大于現今M.2接口,且設備安裝不需占據主板空間。
3)性能與價格的差異
現在SSD固態硬盤隨著M.2接口的產品逐漸成為主流,產品的可選種類也日益爭多,自然產品的價格也隨之有所下降,SATA接口與M.2接口產品的價格差異已經相比M.2接口產品初推出時已經有了很多的變化。
以同為1TB容量的固態硬盤,在電商平臺上可以看到1TB容量的產品在價格差異上面還是比較有差距的,以三星系列為例,最新推出SATA接口的三星870EVO對標M.2接口的980,兩者的價格差僅為60元,但對比同為SATA接口的870QVO則其價格差達到了300多。
當然,價格的差異其實也體現了產品自身性能以及功能上的差異。如采用SATA接口的三星870EVO的定價為何能與M.2接口的980幾乎持平?這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表現,并且其讀寫性能可以達到560MB/S和530MB/S,這是目前SATA3接口理論帶寬的最高值。
其次就是其所使用的存儲芯片以及控制器。870EVO采用的最新一代的MKX控制器,相比上代控制器搭配大容量的獨立緩存,自然能有更出色的的性能表現,此外SSD應用TurboWrite技術,通過使用SSD中預先分配的SLC寫入緩沖區,加快整體的寫入速度,可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長期保持高性能,
而在NAND芯片方面,870EVO使用了三星最新的第六代V-NAND技術,并且經過三星專業的電路設計,相對于第五代V-NAND顆粒,讀寫性能均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其生命周期寫入耐用性方面,TBW達到600TBW,與980相同,而同系列的870QVO的TBW則僅有360TBW,所以為什么870EVO的價格能與980差異不大,卻高于同系列的870QVO,主要是核心的寫入耐用性能差距、主控芯片以及存儲芯片的差異性導致了價格定位的不同。
同時引用外媒對對870EVO與同接口的測試性能數據中可以看到,870EVO所呈現的數據都是位居領先的位置。
所以對于經常讀寫操作且要有高性能支持的游戲盤來說,三星870EVO是一個價格與性能對等的SSD固態硬盤產品。并且SATA接口雖然對比M.2接口在數據傳輸速度上有差距,但其接口帶寬穩定、支持設備數大且高通用性等方面均優于M.2,故此更適合用于除系統盤外的可提供高性能應用支持的硬盤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