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超高清是這次“科技冬奧”的最大技術亮點。伴隨北京冬奧會腳步的臨近,超高清視頻產業頂尖技術和最新成果陸續亮相。1月11日,中國首顆自研8K AI畫質芯片在京發布,填補了國產化超高清畫質芯片的空白,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全球顯示技術的競爭中搶占畫質“制空權”。
二十二年“一芯一意”
芯片被譽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海信一直把芯片研發作為支撐公司未來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在內部郵件中表示,“沒有自己的芯片將永遠是二流廠家,更無法定義自己的原生產品”。
2005年6月,海信研發成功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海信在芯片研發上持續投入,不斷刷新中國顯示畫質天花板。
在 “價格戰”此起彼伏的中國電視行業,海信22年“一芯一意”的專注和堅守十分稀缺。此次海信推出8K AI畫質芯片,再次為行業樹立標桿。
海信顯示科學家查林表示,能在較短時間內推出8K AI畫質芯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海信在顏色、亮度和對比度等模塊的處理、校準上以及運動估計、運動補償功能等技術都有深厚積累。二是海信得天獨厚的優勢,海信擁有顯示研發部、模組廠,還有不同終端應用,為芯片研發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徐文立認為,海信是國內外為數不多的體系化研究畫質芯片迭代的彩電企業,此次成功研發8K AI畫質芯片并實現自主研發、自主可控,消除了畫質處理細分領域的所有技術壁壘,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優秀案例。
在海信集團控股公司副總裁于芝濤看來,全球顯示產業隨著消費升級的提速,已經從“屏”的競爭、銷量的競爭,轉向芯片的競爭、音畫品質的競爭。對于電視行業來說,只有制造向高質量發展、產業向中高端躍進、價格之爭走向價值之爭,才會獲得生機與前途。
“2022年將是全球電視競爭的拐點之年——走出幾十年的‘性價比’之爭,進入畫質之爭、品質之爭?!?海信集團控股公司副總裁于芝濤表示。
搶占畫質“制空權”
作為中國唯一一個體系化研究畫質芯片迭代的顯示企業,從高清到全高清,再到超高清顯示,海信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芯片產品。其中,海信屏端驅動芯片累計出貨已達1億顆,目前全球占有率超過50%,穩居第一。
此次發布的中國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是海信5代畫質芯片,代表了國內單顆畫質芯片的最高處理能力。據介紹,該芯片首次實現了從4K到8K的跨越式發展,更突破AI感知畫質算法等核心技術,在很多指標上超過了國外品牌的表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數據應用部主任、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梅劍平表示,總臺、海信都參加了國家“科技冬奧”研發計劃,將為北京冬奧會獻出令世人震撼的中國技術。今年總臺將聯合海信共同開發我國的8K廣播級專業監視器,為我國的8K超高清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今年是《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的收官之年,當年行動計劃中著重部署了‘核心元器件研發’重點任務,海信8K AI畫質芯片的成功研發,代表著行動計劃取得了豐碩成果?!?梅劍平表示。
“芯片是海信大顯示戰略的核心底層技術”,于芝濤說,近年來,不斷迭代推出的畫質芯片,不僅讓海信擁有了定義產品的能力,也以此為基礎不斷向商用顯示芯片、平板顯示芯片、Micro LED顯示芯片、車載顯示芯片等板塊多元延伸,形成了海信大顯示產品矩陣的核心底層技術。
幾十年來,中日韓企業圍繞顯示技術和產業鏈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海信始終站在最前線,通過在液晶模組、激光電視、多分區背光技術和畫質芯片等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徐文立指出,“我國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做到了全球規模最大,彩電出貨量多年來高居全球市場第一,顯示面板也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仍然是芯片,產業配套芯片依然需要大量進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產業升級和高端產品的普及?!?/p>
徐文立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企業積極投身顯示芯片的研發、推廣和應用中,促進產業鏈整體水平全面提升,提升中國品牌在全球產業體系中的競爭力。(戰 釗)
來源:光明網